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学园地 > 法官札记
【凡人小事】85后法官的执行手札
  发布时间:2024-06-21 09:26:56 打印 字号: | |


法官简介于学伟

执行局(执行指挥中心)二级法官

2024年,经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准,获全省法院“办案能手”称号。


执行手札,二〇二四年春

从事执行工作,倏忽已六年余,我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,比如把一些需要异地办理的、非紧急的工作攒到一起,设计线路集中处理。这样紧锣密鼓的出差日程很容易让人疲惫,但也着实能在案结事了后感到心定。


第一站 辽宁沈阳


甲辰农历二月廿六,北方梨花正开,颇有“梨花风起正清明”之感,遂迎风启程。高铁车厢内静得出奇,偶有返乡的婴儿哭闹。不由得想起两个月前的春节假期,也是这样的万家团圆时刻,我和同事接到线索前往河北出差。

这次行程的第一站是沈阳,在火车上再次确认了行动路线和方案,我静静地阖眼小憩,脑海中浮现出弱冠之年意气风发、负笈求学的情形,那时“慢吞吞”的内燃机火车,从家乡大连前往沈阳仍需两个时辰的光景,约上同乡的三五同窗聊天打牌,也觉得时间飞快。如今,高铁缩短了两地往来的时间,却再鲜闻同侪之间的清谈,能听到的大多是鼾声和偶尔外放的手机音响。不知智能手机是否消除了聒噪,但让彼此的心变得更加疏远,各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。


沈阳之行,目的是腾退并交付司法拍卖房屋。案涉房屋于3月17日拍卖成交,竞买人于七日内交齐了尾款,但被执行人一直以这是自己唯一的房产为由拒绝腾退房屋,与之交涉多次,仍未有进展。到沈后,辗转前往案涉房屋,欲与被执行人抵足促膝、动情晓理,但当我们抵达时,却意外发现房屋大门敞开,被执行人正在陆续将物品搬出。


面对这位先前在电话中言辞激烈拒绝腾退的东北壮汉,我心里打好的草稿突然就化为空白,竟然一时语噎,就那么尴尬地对视了一会,还是他先打破了沉默的局面。

“于法官,看这情况今天是搬不完了,明天早上,保证全部清空。”

“这回怎么主动搬了?”

“嗐,啥也不说了,生意亏了也不能都怪别人。您先前劝我的,我都仔细想过了,人活着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,法院该帮我协调的也协调了,我不能再有过分的要求。”

“那我明早再来进行房屋交接。给你预留的房屋租金,我们会尽快发放给你。”


语毕,又是一阵沉默......

临走前,我看到被执行人在角落里认真打量这间曾经属于他的房子,只留给我一个落寞的背影。


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,是朝鲜族人,案涉房屋紧邻沈阳的朝鲜族聚居区西塔,是他用经商赚的第一桶金买的第一个房子。早年他做些中韩服装外贸生意,后来也有了几百人的制衣厂,但由于规划失误,厂子扩张太快,海外的几个制衣厂先后亏损,他不得不陆续变卖了家中值钱的几处房产和豪车,却仍然堵不上借款的窟窿。



我的住处离案涉房屋不远,只有一公里,遂步行返回。路上,天色渐晚,西塔的霓虹下,是熙熙攘攘的人群。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走着、呼号着,投入到滚滚的历史洪流中。法律的公平、正义,正需要执行工作的这最后一公里,让每个人在平等的框架中逐利、担责,让每个人对自己、他人的行为及后果有合理的预期。虽然我们终将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,但想到每一次的案件办理,都能为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做出些许贡献,都让我回去的路,走地坚定而踏实。


翌日清晨,西塔在朦胧的晨光中开启了新一天的喧嚣,匆匆吃过早饭,便又赶赴案涉房屋现场。被执行人已按约将房屋内的大部分家什搬走,现场还有些零散小件,正在被三三两两地搬运出去,仿佛在跟这个房子做最后的告别。



物品清理完毕后,我向房屋竞买人送达了相关法律文书并进行了房屋交接。


拿到钥匙后竞买人有些腼腆地跟我说:“法官,您等一下。”

“怎么了,是还有没交接清楚的么?”我下意识地绷了一下神经,担心竞买人对房屋交接还有不满之处。

“没没没,就是这个法拍房,大家都不让我买,说买了也住不进来,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将房子交接给我了,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,就想合个影,纪念一下。”


“哦哦……好……没问题,那个……下一步你可以去房屋的管理机构办理产权证了,我们法院已经将手续递过去了。”


久经“执”场的我,听到当事人的感谢,还是会有些羞涩和紧张。


此次沈阳之行,提前准备了很多预案,也和当地的兄弟法院进行了沟通,如果被执行人不配合,我们会动用强制措施将房屋清退,甚至会对不配合的当事人进行罚款、拘留。


而这份“意料之外的顺利”其实也并非偶然,整个案件执行过程中,为了使申请执行人、被执行人之间都能拿到相对满意的结果,我和同事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、进行了多少次约谈,更不知苦口婆心地劝了多少次被执行人配合法院的工作。最高院屡次强调“善意执行、文明执行”,我想,应旨在于此。


第二站 辽宁朝阳


所谓“春风得意马蹄急”,案件顺利解决,我便带着内心的小欢喜踏上了下一段旅程,目的地——朝阳。长期久坐导致体重增加,已经许久不愿意坐在高铁靠窗的位置,总觉得狭小的空间让人局促难安。这次随机分配的座位恰巧挨着窗边,便顺奉此缘,并一睹“天辽地宁”之景。

车上的小憩还未尽意,便抵达了朝阳,辽西的气温明显比辽中低了不少,空气中也多了些干涩。下车的人不是很多,偌大的月台上,迎接下一趟火车的列车员仍然兢兢业业地站在等待线内,显得格外瞩目。


出站时抬头看见了“辽宁朝阳站欢迎您”几个大字,却暗自思忖,不知一会要见的人是否也欢迎我。

朝阳的那个“他”,时年因刑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余并处罚金若干,但“他”始终未主动缴纳罚金,进入执行程序后也未查到有财产可供执行,需实地调查。


出站之后,便匆忙往户籍地址奔去,终于赶在太阳下山之前,在民警的帮助下找到了资料载明的楼宇。一个多小时的焦急寻找,让我登上六楼的步伐更为沉重,其实内心还是有些忐忑,担心一会的会面是否会有冲突。


没敲几下,便有人应门。出示证件说明来意后,“他”面色沉重,让我进屋说。“他”刚出狱不久,尚未找到营生,妻子也失业在家,还有一个13岁的儿子需要抚养。不能说家徒四壁、无米下炊,但交谈间频繁的叹气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艰辛的“低气压”。调查做完之后,我再次向“他”释明了相关法律后果,“他”对一些问题,在出狱后仍然感到迷惑和不解,但是女主人却似乎对未来的生活表达出很多憧憬,说以后生活会好起来,没缴纳的罚金也一定会给国家补上。



第三站 辽宁凌源


次日,天不亮便和同事带着惺忪的睡眼,赶早班车前往凌源某监狱,会见正在服刑的申请执行人。该案在三年前已将款项执行完毕,但始终无法联系到申请人,后经多方调查才了解其因涉嫌犯罪被刑事羁押,直到前几月案件判决生效,方能会见。

会见很快结束,监狱外的天空重云如盖,身后的高墙铁网更显得威严。至此,本次差旅的所有事项终于办理完毕,一身轻松、启程返连。


2014年进入法院工作,我先后经历了很多不同的工作岗位,担任执行法官以后,我感受到了更多的人间冷暖,见过折戟沙场的商人、情断意了的配偶、分家析产的手足,也参与过一些重大案件的执行,体会过案结事了的快意,也共情过案件终本的怅然。


办案至今,面对所有案件的当事人,皆全力以赴、望其勿有悻悻,然一路走来,发现即便我不遗余力,既定目标的实现仍有时快且顺、有时慢而阻。或许这条荆棘丛生的执行之路,不在于所往何处,而在于如何到达,而我永远在路上,坚定且执着。

 
责任编辑:王展玉 王科乂